沖床機械手可靠性的基礎研究
發表時間:2015-01-09 18:28 閱讀:次
我國把沖床機械手可靠性的基礎研究工作列入到“八五”、“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863項目中,對沖床機械手可靠性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理論分析與應用研究,通過現場故障數據的采集,維修數據的分析和可靠性改進設計等措施,使國產沖床機械手的可靠性和維修性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階段,我國沖床機械手的可靠性指標MTBF值在300小時以上,但相比國外先進沖床機械手的MTBF值一般在1000小時左右,差距明顯,對我國沖床機械手的發展非常不利。
綜合分析表明,國產沖床機械手故障主要集中于一些非功能性故障。其中包含:漏氣、漏油、人為因素、傳感器元件損壞、電子器件損壞以及輔機設備的故障。相比而言,國外沖床機械手故障比較少,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的正常磨損和不當操作,像漏氣漏油等國產沖床機械手普遍存在的故障非常少。
吉林大學針對某系列的普通沖床機械手中采集的故障維修數據進行了整理和分類,在關系型數據庫系統FoxPro的基礎上建立了此系列沖床機械手的故障數據庫結構,挑選出了符合要求的5臺沖床機械手的41個故障維修數據,估計出了可靠性指標MTBF=161h,MTTR=9h,Ai=0.9422。并分析出沖床機械手故障發生最頻繁的部位是電氣系統,頻繁發生的故障模式是液、氣、油滲漏。
吉林大學張英芝、賈亞洲教授對 4 臺國產數控沖床進行了一年多的現場試驗研究,并采集故障數據,建立威布爾分布并對擬合模型進行檢驗,并計算出可靠性指標 MTBF 為 216h。
專業研發制造注塑機機械手│自動化生產線│工業產品設計│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閱讀: